前一段路,后一段路

  • 2015年9月3日
  • 德中心理

 

前一段路,后一段路

——德中心理 马春娇

孩子并不总是需要我们搀扶

或许前一段路

他需要我们怀抱他

搀扶他

当他学会走路

往往愿意自己尝试向前走

或许摇摇晃晃

或许危险重重

尝试的快乐使他心满意足

前一段路

我们怀抱搀扶

是对他最大的爱护

后一段路

允许他自己走

是对他最大的祝福

也许你忍不住还想搀扶他

忍不住伸出手朝向他

他急切地把你的手拨开

继续蹒跚向前

这使你突然明白

孩子不止需要安全

也需要自由

这时候

想想你终将老去

    想想他终将独立

也许你会觉得

最好的保护是放手

让他学会自我保护

人生路也是一样

前一段路

孩子需要我们手把手教导

把我们的教诲视若珍宝

随着孩子自身的成熟

他开始有主见有思想

开始渴望挣脱我们的束缚

后一段路

无论我们肯不肯放手

孩子终将自己走

即使我们不断地给

他也会阴奉阳违保全自我

我们先是齐头并进

然后在后面紧跟

接着原地凝望

直到最后看不到

越小的孩子

越需要小细节

我们需要处处小心

才能保护他避开所有危险顺利长大

因为他还各项机能没有发育成熟

需要我们替他趋利避害

  越大的孩子

越需要大原则

他们不再是包裹严实的婴儿

需要在大原则的保护下

学会主动适应环境

妈妈的保护

需要由最初的看管

调整成远望观察

和不得不出手时再出手的相助

前一段路的亲密

和后一段路的适度远离

都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只有一成不变的爱

没有一成不变的距离

我们也需要根据距离

不断调整我们爱的方式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