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打开一扇窗

  • 2015年9月6日
  • 德中心理

 

为孩子打开一扇窗

——但不强迫他一定看什么

——德中心理 马春娇

我们之所以有时候会唠叨和重复,是因为我们内心焦虑,希望我们说的话能起作用,能让对方听到,记住,照做。如果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抱怨和重复随之而来。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这种现象更常出现,因为总希望我们能把自己懂的,会的,全部传授给孩子。我们总觉得如果孩子能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将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把时间安排的更好,发展的更顺利。看到孩子不会安排时间,不会做任何事,我们都会替他着急,恨不得手把手教会他。

其实,教育并不一定要教会,一定要看到结果,而是要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提供一个个机会,埋下一颗颗种子。我们发现,今天孩子接触的事物,可能在未来的某天给他提供帮助。今天我们和孩子讨论的话题或许是开放性的,没有硬性的结论,但就像给孩子点燃了一个小火苗,孩子拿着它继续前行,日后一旦有机会,就可以继续燃烧。

把命令的,指使的语言变成开放式的话题,更能使孩子参与进来,加入自己的思考。比如,我们直接告诉孩子,这样学习效率更高,他不一定听得就去。但如果我们选一个合适的时机和孩子讨论,让它参与进来,就是为他打开了学习效率提升的一扇门,他会在某时某刻反思自己的效率,这就足够了。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