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不等于规定,方法不是命令
——德中心理 马春娇
有时候,在听到一个新的理念的时候,有的人不免会问:“我该怎么做呢?”甚至带着质疑说:“既然这样做好,那所有人都要这样做吗?只有这样才对吗?”
其实,这个世界几乎没有所有人都公认的处事定律。总有泼辣的作风,也总有周全的考虑;总有人行事鲁莽,说话直接,也总有人细致体贴,说话委婉。有很多书谈到了无数有道理的处事策略,但没有一本书,一个道理能统治全世界,人们还是千差万别的。对于一种理念,有的人认可却做不到,有的人对其持反对态度。
无论是怎样性格,怎样处事风格的人,即便他人对他们有各种评价。各种性格的人,都有感到幸福,自我感觉不错的,也有对人或者对己不满的。所以我们很难说,谁是对的,或者到底怎么样是对的。
当一个人感觉很好时,对有些事总是保持一种糊涂的状态,因为他没有迫切的需要去弄清自己或者他人。
当一个人内心感到难受的时候,才有剖析自己或者人性的愿望,就像得病了才有诊断或者手术的必要性。此时,他自己,或者依托别人针对事情或者人做分析,并且因此开始接触辩证的思维,认识到一些新的理念。
这些原理和方法并不是一定要去遵循才能幸福,而是告诉你为什么你会感到不舒服,也告诉你还有其他的活法,其他的思维方法,它们好处在哪里。
此时,在你困在原有的观念里故步自封的时候,新的原理和方法为你打开了一扇门,或者几扇门。你可以走进去,或者也可以不走,按照原路前进,只要你觉得是你的选择。因为你是自己的主人,有权决定自己的去向。世上也没有绝对的幸福定律,选择了,去接纳,去承担就好。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