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中互动、守护、距离与空白
——德中心理 马春娇
小孩都喜欢被逗,被关注,需要大人的情感互动。不论是做个鬼脸,还是一个滑稽的动作,都会逗得他们“咯咯”直笑。重复他们的声音和动作,能让他们觉得亲切,开心。
互动让孩子体会到爱和关注,也把孩子从自我的世界带入群体的世界中,使他从小对社会生活存有好感,有助于将来融入社会。
但孩子并不是时刻需要互动的,有时候他们被一些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并沉浸其中。他们独自摆弄着,研究着,重复着,并且不需要成人的参与。此时,大人由互动变为守护,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大人在旁边保证安全。这时的守护仅为了安全,因为孩子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这个时间恰是培养注意力、探索兴趣、独立思考能力的好机会。如果这时互动,反而影响孩子的发展,最好保持静默。
随着孩子长大,互动和守护依然需要,但是形式变化了。互动不再是滑稽的动作,更是真诚的交流。守护的距离越来越远,最后更多是心灵的守护。
由全天候的陪伴,24小时的监护,全部的了解。到开始有各自的空间,对孩子的了解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空白。他逐渐有了自己的交往,自己的秘密,和我们的互动在慢慢减少。
就这样,由最初的共同体,演变成独立的个体。就像一颗种子,离开果实,独立成长的过程。这一切,都是自然的杰作。
教育,就是顺应自然的过程。需要互动时充分互动,需要守护时保持静默,随着孩子的成长调整距离,接受不断出现的空白。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知,有所不知。紧紧抱着种子不放,它就没办法充分成长。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