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做给未来的

  • 2015年11月27日
  • 德中心理

教育是做给未来的

——德中心理 马春娇

做教育的常有这样的体会,有些用心并不能立竿见影,无论你是教孩子某些方法,或者是给予了期望和爱。

多年后不经意的收到了反馈,发现当时的用心没有白费,孩子后来逐渐转变了。即使当时看到了变化,和长远的效果来说,也是很小的一部分。

一些家长在报兴趣班或者做咨询的时候,常看重近期的效果。例如,孩子学会了什么,成绩提高了多少,或者孩子什么时候能变得勇敢、听话。

其实,近期的效果是不值一提的。孩子多学会了几个单词,不代表学习兴趣会持续高升。孩子听话了,不代表以后再也不会反抗。

教育,是做给未来的。不要问:“我的孩子什么时候能心理健康起来?”而要思考:“我要怎样调整我的行为,帮助我的孩子有一个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

没有人能通过几次咨询完全改变一个人,没有一位老师能教会孩子所有的知识,只有持续不断的给予孩子正能量,才能使他逐渐回到正轨上来。所以,家长,要接过咨询师、老师手里的接力棒,调整自己,持续给孩子健康的爱。

教育是做给未来的,坚持做有益于孩子发展的事,才能在未来,收获一个健康的孩子。当下或许孩子还是很让你头疼,别放弃,很多时候需要时间,需要等待。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