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于做鸡毛蒜皮的输家

  • 2016年3月24日
  • 德中心理

 

甘于做鸡毛蒜皮的输家

——德中心理马春娇

每个人都喜欢赢的感觉,而不喜欢输的气馁,每个人也都渴望做人生的赢家。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没有一个绝绝对对的,完完全全的赢家。一个赢家,必然是某方面的赢家,而在另一些方面,也许是个彻彻底底的输家。

不论你现在是处于赢的状态,还是输的状态,都在为这赢而努力着。即便你所持的股票跌的落花流水,最初你也是为了赢而买,现在也正在为了赢而调整。

赢不是方方面面,而是某一些领域的;赢也不是一个持续的状态,更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起起伏伏的过程。要想赢,就要甘心输。因为选择了在某些方面赢,同时就选择了在另一些方面少输出一些精力,就要接受在这些方面做一个输家。

事业和家庭无疑是人生的两大板块,除此之外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也占据着较大的生活内容。一件事情发生了,是不是事儿,要透过不同人的眼睛去评定。比如某人说了一句难听话,有的人非要理论个是非对错;有的人为此气愤不已,久久不能忘怀;有的人则可能很快就忽略了,投入了另外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

要想做人生的赢家,就要甘心做鸡毛蒜皮的输家。每个事儿都当个事儿,小事儿就成了大事儿。做大事儿,关注大事的时间就没有了。也许赢了芝麻,但绝对输了西瓜。

想要把孩子教育好,就不要在一件事情上过多纠结,要在整体上把握,在大局上把握,长久的渗透,而不是一口吃个胖子。

想把家庭经营好,要抓住主线。感情是家庭的主线,情存在,家才存在。道理不能够捆绑住人的心,别想着凡事儿都必须的占个理,必须是对的。对方对你有情,有意,才能够尊重和理解你。理解需要理智,更是一份情。

想腾出时间做重要的事儿,鸡毛蒜皮的事儿,就别当个事儿。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纷争非常复杂和琐碎,言语忍,忿自泯。有时候争出来的不是真理,而是伤害。别想着处处都能够做得完美,特别是想成就大事,在小事上就得放宽要求,同时也得承受这方面的负面评价。

人生就是一盘棋,你不可能步步都赢,你的棋子不可能占满全盘。知道放弃哪,才能集中精力去争取更大的利益。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