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本身没有错
——德中心理咨询师马春娇>
为了让孩子多看些东西,最近每天早晨带她到小区转一圈,看看花花草草、车来车往。出去的时候可高兴了,安静的很,不哭不闹地到处看。回来可就惨了,一往床上放就开始哭。今天竟然还又蹬又踹,活像一个大孩子在发脾气,眼泪汪汪的特别可怜。>
我怀疑孩子是不是不舒服,抱起来没一会,就没事了,东愁西瞧的还挺自在。我知道自己上当了,如果形成这个习惯,以后我的命运就是一白天在街上飘着,饭都吃不了,还不一定能把她哄高兴了,自己恐怕还得累垮了。于是我果断地又把她放下,哭闹又开始了……>
其实,孩子的任性本身没有错,她只是在表达需求,她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认知发展的结果,也对她的感知觉发展有好处。有时候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会说:“你不能这么任性,这样不对!”可是想想,有自己的需求,没有什么错。每个人不都想随心所欲的生活吗?我们努力奋斗,就是想对外界的控制越来越强,更好满足我们自身的需要。关键在于,我们没有能力,没有条件一味满足孩子的需要,就算我们满足了,孩子将来走到别的地方,也没法被一味满足。所以任性本身没错,但是却不能和外界很好地互动、衔接,是缺乏适应性的。不说这么深,就是单纯和孩子之间,我们也没有能力全部支持孩子的需要,只能和孩子之间达成一种共识——我哪些可以满足你?哪些可以满足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满足你?我们所做的,是对孩子的支持,是有限的。我们没有能力做完美的父母,因为我们精力有限,我们想培养孩子,也只能尽所能为她做一部分,剩下的,要靠她自己。然而做哪部分,作为父母,我们也可以选择,是培养个性还是培养哪些能力?>
前两天,爸爸打电话问孩子的情况,特别嘱咐:“你可以培养孩子的习惯,但是不要伤害她。”其实,一点不伤害孩子是不可能的,但不要有意伤害孩子。>
孩子哇哇地哭,我试着说些什么,但是她的情绪太强,没办法接收我的任何信息。我只能慢慢等待,等待她平复下来,对她说:“妈妈知道外边特别好,妈妈也想带你多看看,但是天太热,妈妈没有力气总是抱着你。每天天气允许,我们可以出去转一圈,剩下的时间就要呆在家里,妈妈要做饭,照顾你,很累,虽然喜欢你,却不能一直抱着你。你现在可以选择喝奶睡觉,或者妈妈陪你玩一会。”早知道她困了,情绪过后她老老实实地选择喝奶入睡,泪汪汪地小眼睛委屈地看着我,我搂着她,对她说话,她慢慢睡着了。>
这样的磨合还会有很多次,曾经想过,我就是被娇生惯养长大的,父母有爱,我也没有被宠坏,我也会娇惯我的孩子。可是,现在不是不想娇惯,是没有能力娇惯。而且,现在不让哭,以后会哭的更多,更厉害,她的需求虽然没有错,但是早晚父母还是会感到不堪重负,不如早一点达成共识。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