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为什么“迷人””
就目前心理咨询领域来看,青少年问题逐渐增多,在厌学、逆反的孩子中间几乎有90%都存在网瘾或沉迷游戏的现象。
为什么我们家长老师费劲心力也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
而禁止游戏后孩子产生的副效应更让做家长的抓狂?
怎样做才能减少孩子对游戏的依恋?
孩子在游戏里面能得到哪些心理缺失的东西?
结合从心里学角度分析游戏设置为什么能牵引这孩子沉迷不能自拔,孩子通过玩儿游戏获得了哪些我们家长老师忽略的心理陪伴,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让孩子可以在游戏玩耍时做到自控。
不是孩子们多么喜欢网游,而是网游成了他们宣泄情绪,找到价值感的唯一途径。
很多孩子最大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学习成绩,而是内心的挫败感。
在一定程度上电子竞游
相当于一个不合格的心理医生
游戏里孩子能得到什么
1、逃避现实
多见于回避(逃避)和压抑型孩
2、缓解焦虑
在游戏中找到得心应手的状态
3、忘记伤痛
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曾经伤痛的关注点得到弱化甚至消失
4、即时满足
不用等待,拿来即可,上手容易
5、获得认可
只有玩儿,无论输赢都有奖励
6、公正待遇
游戏得分和惩罚设定有严格的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
7、拥有伙伴
团队配合奖励更高
8、发泄情绪
可以游戏中“杀人”。可以像老师家长批评指责自己一样,去骂队友,并且不用考虑对方感受,不用负道德责任。
以上就是游戏里的内容,现在明白为什么孩子如此迷恋?如果外界能获得这些,他们真的没有必要去在虚拟世界了寻找,也请家长朋友们思考,哪些是我们从现在开始给予孩子,滋养孩子,让孩子不再迷恋游戏的?
如何改善呢?
孩子更感觉有安全感
父母的作用是关键:孩子因为小,他们的自制力是不够的,要戒掉孩子的网瘾只能靠大人的帮助,而起作用的关键还得靠父母。
其次,作为父母,要深知“身教胜于言教”,必须要学会控制我们自己,自己少上网少玩游戏,多学习多与孩子一起参加户外活动,让孩子拿我们当榜样。
再次,父母要了解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在于孩子的心理,不是在于网络本身,强制性的断网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父母发现孩子上网成瘾不能过于心急,要善于与孩子沟通,适当的时候也可以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并从中体会孩子的心理特征,然后试着引导孩子从虚拟中回到现实。
正确的教育和爱的陪伴,是让孩子从游戏重回怀抱的最有效方法。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