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你爱上了不该爱的人

  • 2019年7月13日
  • 德中心理

原创: 谭沈  德中心理 资深咨询师

最近陆续接了一些“精神出轨”的个案,我也发现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过类似的困惑,因此今天专门就此写一篇,文章中的讨论不限男女。

 

在讨论之前,我想表明我个人关于精神出轨的观点。严格意义上来说,精神出轨是多数人不可避免的情况。因为我们多数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在亲密关系外对另外一个人有怦然心动的感觉,从来没有过的反倒是少数。

 

因此有这样的一种心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不需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我们可以借此检视一下自己和自己当前的亲密关系,常常会有很大的帮助。

 

另一方面来讲,从感觉到行动还隔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一个人对其他人有了好感这很正常,但一个人把这种感觉付诸行动,去做了出轨、伤害伴侣的事情,那就很可恶了。面对自己对另外一个人有好感其实有很多选择,但这样做却是选择了最糟糕的一种,外遇出轨对三个人都会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冲突、打击与伤害。

 

因此,我想用这篇文章谈一谈我们可以怎样借此反思自己和当前的亲密关系。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精神出轨的常见类型和背后的心理动因。

 

// 缺失找补型 //

在所有出轨中,几乎最常见的一个因素就是:在另一个人身上满足了自己在关系中不被满足的需要

 

很多人对自己的情感需求其实并没充分的了解。在跟原有伴侣相遇相爱的过程中全凭感觉,跟伴侣的关系越来越让自己不满意,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之后再遇到一个人,跟TA在一起,感觉一下子就满足了很多,因此感到被吸引。

 

还有一些人是知道自己在现有关系中缺失什么,但却没有在关系中去争取满足。他们有些是没有意识到这部分需求其实是自己的刚需,因此一直隐忍。有些则是意识到了仍旧没有底气去要,或是没有勇气离开这段让自己不满意的关系。接着他们再遇到另一个人,刚好能够满足自己这部分的需要,就喜欢上了对方。

 

因此,当我们被另外一个人吸引的时候,我们可以借此反思一下,TA究竟满足了我们哪些在现有亲密关系中得不到满足的需要?

 

每个人在情感中的核心需要是不同的,比如有人需要的是精神共鸣、有人需要的是性生活和谐、有人需要的是安全稳定、有人需要的是被照顾被呵护等等,一旦我们的核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我们就很容易感到强烈地不满,也很容易被能满足我们的人吸引。

 

小仙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跟老公自由恋爱,两人在一起一直很幸福,结婚后一直是大家羡慕的一对,然而最近她却感觉被公司的一个男同事吸引。在咨询中,她渐渐地明白,原来男同事吸引她的地方在于关心和照顾的感觉。自己的老公以前也是这样照顾自己的,可是婚后老公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打拼事业,对她的关心和照顾少了很多。她虽然常常失落但一直不以为意,认为这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事情。直到这个关怀备至的男同事出现,才让她意识到原来被关心和照顾的感觉其实是她的情感刚需。

 

像小仙这样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这种情况下即便此时不出现第三者,这种缺失还是会成为两人关系中的隐患,可能会以各种情况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人的心动其实是一个更深地了解自己和当前情感关系的机会。我们常常可能会发现有些不被我们重视需求其实是我们的刚需,有些表面看似和谐关系其实暗藏着很多问题。

 

借着这个机会,我们可能会给现有的感情注入新鲜的活力。就像小仙一样,如今意识到这一点的她,跟老公深谈了一次,老公表示自己一直努力赚钱想要给她更好的生活确实忽略了对她的照顾和陪伴,之后两人积极做出调整和改变,小仙说如今跟老公仿佛开启了第二春。

冲突转移型

这种类型的精神出轨其实是第一种类型的升级版。两人在关系中遇到了很多的冲突,尤其是两人在关系中感到某些核心需求得不到满足,两人又无法良好的进行沟通,彼此也无法就此共同合作实现共赢,而是陷入彼此怨恨、互相要求、相互指责当中。

 

在这样的基础上,有人就会用精神出轨的方式来攻击自己的伴侣,向伴侣表达不满。他们用精神出轨的行为向伴侣表达:“我爱的人比你强”、“让你看不起我!我还不要你了呢!”、“我不爱你了!”...

 

但他们很多人意识不到的是,恨其实是爱而不得的产物。一个真正不爱了的人,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恨,更不会有需要用出轨向伴侣表达不满。

 

因此这种类型的精神出轨常常会发生一些亲近的交往甚至是发展为实质的出轨,并且会让伴侣知道或发现,然后两人继续为此闹得鸡犬不宁,但常常又不会真的分开。

 

如果他们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情感,也无法学会良好的沟通方式,那么他们将会继续彼此伤害,关系可能会一直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直到某一方被伤透了放手为止。

 

// 吸引关注型 //

这种类型也常常是第一种类型的升级版,有时跟前面两种混杂在一起。

 

这种类型的精神出轨,仍旧是因为在现有关系中感到不满,某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又要不到,因此在外界找补,但他们找补的初衷和目的并不是离开这段关系,而是想要刺激对方改变

 

因此这种类型的精神出轨常常也会发生某种实际的交往、接触,并且会让伴侣知道或发现,他们用出轨的行为向伴侣宣告:“你不给我,有人给我”、“你不珍惜,有人珍惜”、“你再不改变,再不满足我,我可就跟别人跑了”...

 

然而这样的做法,在大部分时候,并不会真的奏效,更多的时候只是把关系推向更糟糕的深渊。因为对方最大的感受是被伤害,此时,很难透过这样的痛苦来理解和满足你的需求。

 

当然有个别情况下,有人也会因此获得某种异于平常的关注,也会看到对方着急吃醋来体会自己很重要的感觉。但这样的一种满足是一种病态的满足,并不是一种健康的、互益的、长久的方式。

 

有些情况下对方无法满足你的需求是因为两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此时我们需要的是调整关系模式和沟通方式,让彼此可以更和谐的相处,创造共赢的局面,实现更亲密的关系。而这种方式明显是与此背道而驰的。

 

还有一些情况下对方本来无法满足你的需求,但很多人拒绝承认这一点,他们总想要用各种方式改变伴侣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很可能真实的情况是,TA就是这样一个人,TA本来就是无法满足你这部分的需求。此时,你应该考虑的是这是否是你的核心需求,如果是的话,那么你可以考虑离开这段关系。

 

// 理想化型 //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类型,甚至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精神出轨都带着这样的色彩。理想化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将他人或世界完美化的过程。这样的完美是用来抵抗内心的痛苦、遗憾的。

 

内心不够成熟的人,常常会理想化世界与他人。因此,他们对于感情常常会许多理想化的期待,他们理想的爱人常常是既要XX又要XX还要XXX,他们理想中的爱情也是梦幻的、浪漫的、充满激情的。基本上就是按照偶像剧的标准来幻想自己的爱人和爱情。

 

很多人讲外遇最重要的就在于新鲜感,等真的换了人其实还是一样。这里面的“新鲜感”最重要的成分就是“理想化的幻想”。

 

当我们还不足够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内心对于情人的理想化幻想都放在这个人的身上,我们单方面认为他既xx又xx,是我们梦想中的伴侣。此时,对方整个人都被我们的想象附满了,让我们感到心动不已。

 

但随着关系深入,两人逐渐了解,就会发现其实TA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模样,也许一部分是,但还有很多让我们并不满意。爱情也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的唯美、浪漫、激情,而是稀松平常的甚至是一地鸡毛的。

 

曾经听武志红老师讲过一个理想化的极端例子,说一个男生终于约到了自己魂牵梦萦的女神,在约会的路上,女神要求去上厕所,之后男生落荒而逃,他实在难以接受自己心目的女神居然还要干拉屎这么恶心的事情。

 

我们听到这样的故事,可能会觉得好笑。但这个故事也反映了理想化的特点。对于普通人来讲,程度上没有那么极端,但本质上是差不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让我们心动的并不是真实的对方,而是我们放在对方身上的完美幻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算离开原配跟第三个人在一起,我们早晚都会进入幻想破灭的那一天,然后继续循环这样的过程。

 

其实有些第一种类型当中的人也是这种类型的,并不是关系无法满足他们的核心需求,而是他们认定的核心需求实在是太多而且太过于理想化,以至于几乎没有人可以真正地满足他们。

 

对于这样的一种情况,他们需要的是从公主梦、英雄梦当中醒来,真正地实现内心的成长和成熟,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否则情感会一直陷在理想化他人再理想化破灭再理想化下一个人的循环中。

 

// 无法亲密型 //

这种类型的人,我曾经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那个像彗星一样的恋人》中谈论过,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可以具体去看看那篇文章。

 

总的来说,这种类型的精神出轨,本质上是用来与伴侣拉开距离的,他们无法真正的与人亲密,一旦与伴侣走进,关系变得更亲密,彼此更加依恋,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莫名的焦虑不安,接着会不由自主地发现对方或关系中的很多问题,或是会莫名地感觉不那么喜欢对方了,然后会在心里想着其他的人:有时是喜欢新的人,有时是怀念旧的人。

 

潜意识通过这样的做法,让自己跟他人既能保持一定的关系让自己不至于太过孤独,又不会跟人不太过于亲密以至于让自己难以忍受

 

这种情况,其实是最隐秘最难以觉察的。前面几种可能当事人还可以通过一些思考自我发现。这种情况常常当事人自己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其实是在这样做,很多时候他们会以为自己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出轨的。

 

这种情况,基本上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进入长程的心理咨询修复自己无法亲密、害怕依恋的这部分,要么干脆选择开放式的关系或是选择用别的方式替代拉开距离,否则就只能一直精神出轨甚至是实际出轨。

 

// 情结型 //

这也是一种非常复杂、非常隐秘的情况。情结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无意识组合,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

 

谈及情结就很复杂了,因为情结意味着是很多潜意识冲动的结合体,每个人的情结都不同。有些是有恋父、恋母的俄狄浦斯情结,有些是有初恋情结,有些是未完成情结...

 

小威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快四十的他有美满的家庭,有可爱的女儿,跟自己的妻子的感情也很美满。然而他却无法自拔地爱上了一个单位的女同事,也是自己领导的女友。在咨询中,我们随着不断地进展,逐渐地发现,这个女同事简直就是他内心情结的集合体化身,难怪他会感到从未有过的狂热。首先,因为成长经历的因素,他一直有某种与父亲竞争的恋母情结。在这个女同事正好也是自己的领导的女友,如果可以从领导那里把女友抢过来,这是最好的一种情结满足。其次,他曾经有过一个初恋,当时被家人阻挠而结束,他一直对此抱有遗憾,而这个女同事有着与初恋类似的气质。最后,临近40的他一度感到自己已经步入中年,青春远去了,精力体力各方面都大不如前,而这位20多岁充满着青春气息的女同事则让他再度体会到了青春的激情,尤其是陷入这样的感情,让他仿佛回到了初恋时青葱的模样。

 

这种情结型的精神出轨,常常会给人非常强烈的刺激,让人感到欲罢不能,完全无法控制自己,从来没有过那么强烈的体验。但一旦真的满足了、真的在一起了,这种感觉会迅速冷却下来,感到索然无味,甚至很糟糕。

 

这种情况,当事人也需要走进咨询室才可能会发现自己这份狂热背后的情结所在,他们也会发现这个爱恋的对象仅仅是一个化身,并不是实像。他们才能真正地回归自己内心,去面对一直不曾面对的或不忿或遗憾或悲伤的那些情感。

 

// 真爱型 //

这是一种可能大部分人并不想承认,但也可能真实存在的类型。

 

首先,我们对于伴侣的选择并不总是明智的,有时我们会在那之后发现更合适的人。其次,人是会变的,曾经适合彼此的人,可能因为彼此的成长和变化,开始变得不再适合彼此,此时就可能会遇上更适合自己现在的人。最后,有时我们现有的关系早就已经该结束了,只是我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拖着这份已经死亡的感情继续前行。此时其他人的出现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提醒和催化,示意我们应该放手了,应该去追求新的生活了。

 

如果现有的关系就是无法满足你的刚需,而真实的第三个人确实更加适合你。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你随时拥有选择权,但同时也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你可以选择先整理好旧有的关系,再开始新的关系,这样不论是对三个人,还是对过去的感情,亦或是未来的感情都是一种最负责的做法。

 

喜欢上另外一个人其实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它并不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它也并不意味着我们道德败坏、品质恶劣。

 

我们可以借着这件事反思我们自己和过去的感情,常常我们会发现很多曾经不曾意识到的盲区。有时,这样的插曲会成为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或是为自己现有的感情升温、注入新鲜活力的契机。

 

无论做出何种思考和选择,希望大家都能够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感情和行为负责。

 

 


咨询顾问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