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根据他的那个SCL–90的显示,咨询是担心他的精神病性这个部分,需不需要到医院再去做测评,那么现在是这样子,就是说他的一个强迫症状排的是最后面第四个,那么这个强迫症状其实我觉得指的是人际敏感,他会在很多小事情的地方反复的思维,别人是怎么想的,别人怎么看我的,成为一种强迫思维这个状态,我相信他的强迫症状指的是这个部分。
然后在人际关系敏感这个部分就是他重中之重的一个问题,他的人际关系中的一个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的不自在、以及在人际交流中的一个不良的自我暗示,消极的期待都是这方面很典型的原因,比如说他刚才咨询师提到了,咨询师一旦不讲话的时候,他会觉得咨询师在做其他事情,他会觉得咨询师没有在关心他,没有再关注他,事实上他用了大量的投射,而且这种投射都是投射别人对他不好的,那在这个地方多多少少带来一点迫害妄想,所以这地方可能会造成他在精神病性,这个测验的这个地方分数高的原因,那么一个人如果大量使用的投射机制的话就会造成这种状态。因为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他大量的在自己的内在世界里面去想象外在的世界,事实上一个精神病性的人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
安老师,如果你有任何需要,刚刚我讲的这些连串,你有需要补充或者是提问的,跟我交流的话,你打字进来或者语音进来,我会听到。
然后在这个精神病性的这个部分,我刚刚已经做了一个解释了。然后在抑郁的部分,因为他在方方面面受挫,他今天在一个自我的象牙塔里面,他搞不清楚外面是什么,所以变成他有很多行为,没有办法跟外面对接,这种心情久了之后,就会造成他生活兴趣的减退、动力的缺乏、甚至丧失活力、丧失自我肯定的这个部分,表现出失望、悲观、跟这个抑郁相关的部分,所以他会测出抑郁情绪是最高的部分。而且他还有一个认知偏差的一个问题,也会造成他一个抑郁,因为他对别人的揣测很大的可能都是错的。
然后对于他的发展史上面来看,刚才老师在报告的时候就说他从两三岁开始就长期跟姑姑跟奶奶一起住,那么事实上一个孩子在两三岁之后才跟姑姑、奶奶住的时候,他已经过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成长期了,至少在佛洛依德经典的精神分析里面,他的口欲期、肛欲期的部分,已经是跟母亲在一起,那这段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母亲是怎么照顾他的?这个非常重要,所以才需要安老师在这个地方要好好的收集这个资料,我们才能够对它做一个诊断跟评估。否则我现在也没有办法做出他的诊断跟评估。但是我能够说的是,他两三岁以后其实已经到了一个分离个体化的阶段了,而且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会跟一个人产生一个非常成熟的依恋状态,此时他被放到奶奶家去的时候,事实上他就已经会尝到一种被抛弃的感觉。那么24到36个月是一个客体恒常性的阶段,什么叫客体恒常性呢?今天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他能够达到一个客体恒常性,就表示我这个重要客体离我再远,我跟他分开再长时间,他都能够维持客体稳定形象的一种能力,特别是维持母亲稳定形象的能力,不管这个母亲她在或不在,而且不管这个母亲她是一个满足你的角色,还是一个剥夺你的角色。这个部分是很重要的,可是这个来访者在这个阶段他被送到了他的奶奶家里,所以他的客体恒常性这个部分我就担心他没有办法能够完成,所以他没有办法对一个人有一个恒常的印象,他总会在猜测这个人,那么一个人如果说他没有办法维持一个客体恒常性的一个概念的时候,他就没有办法知道自己是谁,他没有办法维持一个逐渐增强的,然后在任何一个阶段,任何一个处境跟情绪下都能够有很稳定能知道自己是谁的这么一个意识,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所以他一直在摸索,那么既然你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他就必须靠外界了,他就必须靠外界来知道我是谁,所以别人的评价对他是如此的重要,那么他会根据别人的评价一下否定自己,一下又觉得自己了不得,那当然他的这种夸大的部分事实上是一个对自己的保护,那么比如说他也提到了两个人以上这时候会比较沉默,为什么?这种个案我碰到很多,一对一他讲话他没问题的,当有第三个人进来的时候,他就不能说了,为什么呢?他今天跟一个人在一对一讲话的时候,还有第三个人在听着,那个人就是个评价者,他没有办法在第三个人面前能够有个很好的表达,因为它会忐忑不安。

Copyright © 2008- 德中心理咨询中心